擔仔麵、切仔麵、擔擔麵:别让名字搞混!解密美食界的真相

朱佩佩朱佩佩 台湾美食 2023-11-27 558 0

担仔面和摵仔麵(俗稱:切仔麵)有着不同的起源:担仔源自台南,而切仔则起源于新北市的蘆洲。两者的分量不同:担仔面是一小碗,分量较少,而切仔则是堆成一座麵塔。它们的汤底也截然不同:担仔的汤底以虾头和虾壳熬制,而切仔的汤底则用大骨等猪肉原料制成。担仔和切仔的澆頭(浇头)也迥然有别:担仔的澆頭包括肉臊、虾、五印醋、滷蛋或贡丸和少许蒜泥,而切仔面通常只有韭菜和豆芽菜。


台南的担仔因分量较少,在煮熟后无需抖面,形成了独特的“坐煮”法,也就是师傅并非站着煮面,而是从煮、调料和加汤,全都坐着完成。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麵体都是油面,但也都可以替换成意、米粉或板条。


担仔和担担也有所不同。担仔源自台南,而担担则源自自贡。它们使用的条也不同:担仔用的是油,而担担则是由粉、鸡蛋和自贡井盐做成的柳叶条。


担仔和切仔的命名均源于摆摊叫卖时使用的挑担。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前后,台南有一位来自福建漳州的名叫洪芋头的百姓,依靠渡船和打渔为生。在气候恶劣、收入减少的季节,他便每天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,售卖自己在漳州学得的以肉臊为澆頭的面条。后来,他固定在水仙宫庙前摆设面摊,并在摊前悬挂一盏灯笼,上面写着“度小月”三个字,表示摆摊卖面只是为了渡过困难时期而维持生计。


而四川的担担则源于1841年,来自自贡的陈包包,看到街上有很多人挑着扁担卖各种小吃,便想要做一份自己的摊。他使用了自贡井盐、资阳口磨酱油、敘府芽菜,以及用威远干红辣椒炼制而成的红油辣子作为佐料,配上葱花、井盐和猪油,人称“陈包包担担”,后来传到了成都和重庆等地。对于担担麵的摆摊方式,前方有一块红黑色木柜,分为两层抽屉,一层装着面条和抄手皮,另一层则装着碗筷,底下则放着各种调料和臊子缸碗。柜子下是一个宽敞的方桌,竖起一架子,用来挂筷子篮、捞麵竹篓和油灯。另一头则放着炭火炉,桌面上有一个分成两格的铜锅,一个用来炖鸡汤或猪蹄豆芽汤,另一个用来煮面条。


担仔面

擔仔麵、切仔麵、擔擔麵:别让名字搞混!解密美食界的真相

切仔麵

擔仔麵、切仔麵、擔擔麵:别让名字搞混!解密美食界的真相

担担

擔仔麵、切仔麵、擔擔麵:别让名字搞混!解密美食界的真相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喜欢0发布评论

评论列表

发表评论

  • 昵称(必填)
  • 邮箱
  • 网址